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18的文章

台灣怎樣能更好?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六法全書的編撰者及前監察委員 陶百川 先生( 1903 年 1 月 19 日 - 2002 年 8 月 9 日 )曾經在威權時代問:「 台灣怎樣能更好 ?」也提出他的改善論,他說:「 政治必須廉能,政務方能推行順利,但領導實居關鍵地位 — 它包括『 領導集團的才德和作風 』,以及政治措施的健全和適切,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匡扶,也是它成敗的要素 。」台灣真的向上提升變成寶島。 《 台灣怎樣能更好 ?》 在民主開放的今天,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 呂秀蓮 女士說:「 台灣會亡在蔡英文的手裡 --- 」(引自少康戰情室主持人趙少康)同時宣布與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分道揚鑣,令人聞之不勝唏噓。呂前副總統的言行凸顯出更嚴重的問題在於「 21 世紀台灣將往哪裡去 ?」經過社會學家卡爾巴柏 (Karl Popper) 所稱的「 年輕貴族 」肆虐之後,有人說:「 北韓的問題解決之後,地球只剩下『 台灣問題 』而已 !」 聞之,腦海即刻浮現推動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三十餘年以來,我們早已未雨綢繆發明如今全世界通用的電商產業,也明確地定義「 台灣是 21 世紀新科技經濟的領航員 」,然而進入 21 世紀,卻因 APEC 政經領袖定義的「 貪腐集團 」 (the Entities of Corruption) 而平白地浪費了寶貴的 17 年;即使寫再多的書「 見證台灣四十年、為下一代開出路、富裕台灣、社會責任、公義的經濟社會 --- 」依然感動不了年輕貴族 — 反而「 開放社會的敵人 」的影跡越來越明顯。 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叢書 回首來時路,省思之後,改變往昔的觀念,接受「 掌握公權力說 」,而為了這場戰役進行減重,丟棄了一萬多本書,卻特別保留了一本 陶百川 先生的舊書。《 台灣怎樣能更好 》這本書是 陶百川 先生七十大壽時出版的,他在序言說道:「 展望未來,世界局勢將更動盪,國內問題將更棘手,台灣必須更好和更強,方能化險為夷,遇難成祥 。」除了剖析國際大勢之外,他就「 經濟 」及「 政治 」兩大層面說明如下: ◆ 經濟方面 : 精神固很重要,物質也須重視;如何以物質培養精神,並以精神善用物質,這是經濟政策和政治做法的重要課題。我常思慮:有朝一日,如果外餐不來,內資逃匿,我國將怎樣維持適當的經濟成長和生活水準?想著能不令人憂心如焚! 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