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社會契約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李國鼎 先生說:「 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,只是做我該做的事 。」一個好的公務員,對於「 社會契約 」如此的尊重持守,令人不免想起法國大思想家盧梭。 從《 李國鼎傳 》可以看出遵行「 社會契約 」的重要性 法國哲學家盧梭 ( Jean-Jacques Rousseau, 1712~1778) 十分重視人民對 暴 君的革命權,強調:「這是『 社會契約 』賦予的權利。」他認為:「 國家依賴著公民,公民必須具有愛國美德 。」但是開放社會總是存在著敵人,導致愛國公民的努力付諸流水。 《 社會契約論 》促進民主思維 我們自 1980 年代致力於社會服務,協助企業重生,幫助產業升級;經過十年的努力,發現需要從「 增進知識 」著手,於是發行《 科技與未來 》特刊,而於 1990 年有機會訪談 李國鼎 先生 (1910~2001) 。 以前台南人每天的習慣就是看《 中華日報 》,從 1962 年就努力鍛練自己的技術,到了 1965 年已經可以駕馭各種簡單的工具,做出精密的「 深拉筒產品 」;某日看見中華日報報導:「 甫上任的經濟部長李國鼎在前鎮填海地,興建標準廠房,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,吸引外國人來投資設廠 !」眼睛一亮之餘,每天開始數算日子,期待驪歌響起,衝到高雄和阿兜仔做生意。 經過曲折離奇的過程,我真的突破重重關卡在 1966 年 12 月和美商全球電子公司做成生意,也和藍約翰董事長成為患難與共的好夥伴,我們征戰全世界的「 天線市場 」,取得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占率佳績, 藍 先生回紐約證交所 (NYSE) 股票上市,我則創造了台灣的精密工業。 前天在車站等車時,有人拿著報紙看「 報導明年總統大選 」的消息,大家談起「 現在的年輕人 」,免不了搖頭嘆息。想起當年小學還沒畢業,就急著衝出校園,不管流浪到台北,或踏上高南公路,共通點都在「 希望 」。北上艋舺可以當竹雞,南下高雄可以做生意 — 即使沒有任何的「 祖公仔屎 」 ( 長上的遺產 ) ,心中卻充滿了希望。 日前校友會搭車出遊,看見景區一小攤有個榨芝麻油機,習慣性地端詳這台老舊的機器;顧攤的是個七年級生,說是某科大「 模具系 」畢業,能做的就是返鄉顧小攤賣「 油 / 糖 」等產品。相較之下,四年級生是多麼的幸運 — 有個被抓去關在監獄的父親,自己必須想方設法賺錢給母親發落,

富裕台灣及反貪腐會議

圖片
8 月 21 日 下午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悄悄地在民間重新起爐 — 經由 APEC 最佳實例「全球通路 -TES( 電子商店系統 ) 」落實可多國參與的貿易系統,主講人郭立昌是 APEC 領袖會議「 反貪腐才能落實 APEC 最佳實例 」之倡議者,會場爆滿,彰顯民心向背的景況。 郭立昌在高雄重新啟動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說明10兆美元之工具型解決方案 同一天在台北,聯合國要求而召開的「 反貪腐國際審查會議 」由副總統陳建仁先生宣示:「承諾履行聯合國反貪公約的規定,積極檢討反貪腐的情形 --- 」這是海島貪腐集團首腦在 APEC 2006 領袖會議向郭立昌嗆聲道:「啊,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會員,管不著我們的啦 ---- 」經過 12 年,舉辦的首次正式會議;可惜,台灣已經錯失「 APEC 最佳實例 」那 10 兆美元商機的最佳時機,惟若能把握今年 11 月的 APEC 領袖會議,復興台灣的經濟仍是有可行性。 發起創設 APEC 的澳洲政府邀請 「 APEC 最佳實例 」提案人丁玲虹到越南河內 APEC 2006 領袖會議報告進度,居然飽受海島惡徒杯葛;不過 ,天地的主宰卻默默地動了奇妙的工,報紙報導「郭立昌即將前往越南河內參加 2006 年領袖會議 (APEC CEO SUMMIT) 」 的消息。 惡人的籌算,必須通得過上帝這關;否則,必煙飛灰滅! 義人的道路,必在至高者的保守之中,愈走愈寬廣。 2006 年 APEC 高峰會,聽見了「 消滅貧窮 (Poverty Reduction) 」的聲音,也聽到「 需要一條通路 (Channel) 」的聲音。在國際重大會議裡,大家都能關心窮人了;關心窮人、就是注重人權; 「 人溺己溺 」的精神被拿出來討論。各國政經領袖知道有一條全球通路 (Global Channel) ,是可多國參與的貿易系統,可以幫助人們在其上活得尊嚴;郭立昌和丁玲虹開 路、也開成了;雖然,惡人耗費心力地搬運絆腳石,但終究是自砸腳掌。 諾貝爾和平獎的得主,孟加拉的穆罕默德‧ 尤努斯 博士的「 濟貧、扶貧→脫離貧窮 」小額信貸,也是在會後的話題熱點。 「 最佳實例 (the Best Practice) 全球通路 -TES 」成了會議的高潮,並且延續至 2007 年 APEC 討論,成為一個「 儘速執行 (expedite

台灣怎樣能更好?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六法全書的編撰者及前監察委員 陶百川 先生( 1903 年 1 月 19 日 - 2002 年 8 月 9 日 )曾經在威權時代問:「 台灣怎樣能更好 ?」也提出他的改善論,他說:「 政治必須廉能,政務方能推行順利,但領導實居關鍵地位 — 它包括『 領導集團的才德和作風 』,以及政治措施的健全和適切,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匡扶,也是它成敗的要素 。」台灣真的向上提升變成寶島。 《 台灣怎樣能更好 ?》 在民主開放的今天,曾經擔任中華民國副總統的 呂秀蓮 女士說:「 台灣會亡在蔡英文的手裡 --- 」(引自少康戰情室主持人趙少康)同時宣布與目前執政的民進黨分道揚鑣,令人聞之不勝唏噓。呂前副總統的言行凸顯出更嚴重的問題在於「 21 世紀台灣將往哪裡去 ?」經過社會學家卡爾巴柏 (Karl Popper) 所稱的「 年輕貴族 」肆虐之後,有人說:「 北韓的問題解決之後,地球只剩下『 台灣問題 』而已 !」 聞之,腦海即刻浮現推動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三十餘年以來,我們早已未雨綢繆發明如今全世界通用的電商產業,也明確地定義「 台灣是 21 世紀新科技經濟的領航員 」,然而進入 21 世紀,卻因 APEC 政經領袖定義的「 貪腐集團 」 (the Entities of Corruption) 而平白地浪費了寶貴的 17 年;即使寫再多的書「 見證台灣四十年、為下一代開出路、富裕台灣、社會責任、公義的經濟社會 --- 」依然感動不了年輕貴族 — 反而「 開放社會的敵人 」的影跡越來越明顯。 「 富裕台灣計畫 」叢書 回首來時路,省思之後,改變往昔的觀念,接受「 掌握公權力說 」,而為了這場戰役進行減重,丟棄了一萬多本書,卻特別保留了一本 陶百川 先生的舊書。《 台灣怎樣能更好 》這本書是 陶百川 先生七十大壽時出版的,他在序言說道:「 展望未來,世界局勢將更動盪,國內問題將更棘手,台灣必須更好和更強,方能化險為夷,遇難成祥 。」除了剖析國際大勢之外,他就「 經濟 」及「 政治 」兩大層面說明如下: ◆ 經濟方面 : 精神固很重要,物質也須重視;如何以物質培養精神,並以精神善用物質,這是經濟政策和政治做法的重要課題。我常思慮:有朝一日,如果外餐不來,內資逃匿,我國將怎樣維持適當的經濟成長和生活水準?想著能不令人憂心如焚! 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