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5月, 2023的文章

社會契約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李國鼎 先生說:「 我並沒有做什麼特別的事,只是做我該做的事 。」一個好的公務員,對於「 社會契約 」如此的尊重持守,令人不免想起法國大思想家盧梭。 從《 李國鼎傳 》可以看出遵行「 社會契約 」的重要性 法國哲學家盧梭 ( Jean-Jacques Rousseau, 1712~1778) 十分重視人民對 暴 君的革命權,強調:「這是『 社會契約 』賦予的權利。」他認為:「 國家依賴著公民,公民必須具有愛國美德 。」但是開放社會總是存在著敵人,導致愛國公民的努力付諸流水。 《 社會契約論 》促進民主思維 我們自 1980 年代致力於社會服務,協助企業重生,幫助產業升級;經過十年的努力,發現需要從「 增進知識 」著手,於是發行《 科技與未來 》特刊,而於 1990 年有機會訪談 李國鼎 先生 (1910~2001) 。 以前台南人每天的習慣就是看《 中華日報 》,從 1962 年就努力鍛練自己的技術,到了 1965 年已經可以駕馭各種簡單的工具,做出精密的「 深拉筒產品 」;某日看見中華日報報導:「 甫上任的經濟部長李國鼎在前鎮填海地,興建標準廠房,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,吸引外國人來投資設廠 !」眼睛一亮之餘,每天開始數算日子,期待驪歌響起,衝到高雄和阿兜仔做生意。 經過曲折離奇的過程,我真的突破重重關卡在 1966 年 12 月和美商全球電子公司做成生意,也和藍約翰董事長成為患難與共的好夥伴,我們征戰全世界的「 天線市場 」,取得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市占率佳績, 藍 先生回紐約證交所 (NYSE) 股票上市,我則創造了台灣的精密工業。 前天在車站等車時,有人拿著報紙看「 報導明年總統大選 」的消息,大家談起「 現在的年輕人 」,免不了搖頭嘆息。想起當年小學還沒畢業,就急著衝出校園,不管流浪到台北,或踏上高南公路,共通點都在「 希望 」。北上艋舺可以當竹雞,南下高雄可以做生意 — 即使沒有任何的「 祖公仔屎 」 ( 長上的遺產 ) ,心中卻充滿了希望。 日前校友會搭車出遊,看見景區一小攤有個榨芝麻油機,習慣性地端詳這台老舊的機器;顧攤的是個七年級生,說是某科大「 模具系 」畢業,能做的就是返鄉顧小攤賣「 油 / 糖 」等產品。相較之下,四年級生是多麼的幸運 — 有個被抓去關在監獄的父親,自己必須想方設法賺錢給母親發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