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4月, 2018的文章

票券與宋楚瑜

圖片
文 / 郭立昌 立昌陪同內人丁玲虹到翠山莊拜訪 李登輝 先生時,曾經斗膽地問李前總統道:「 2000 年大選的『 票券 』是否您的 idea ? 」李前總統肯定地回答:「 不是!我只是配合整個國民黨競選團隊的策略而已 。」不過,因為這個「票券」,宋楚瑜居然從高達百分之八十幾的民調一路下滑,最後則經過再三努力仍與總統大位無緣。丁玲虹創業只有三年就有錢借銀行(如照片),並且經由票券幫助許多半大不小的企業度過跳票的危機,對比 宋楚瑜 先生的遭遇,令人想起同樣一個東西可以助人也能害人,應驗「 水能載舟、亦能覆舟 」的諺語。   如果 2000 年時的台灣有 2,223 萬人,可能有 2,222 萬人不知道「 票券 」是啥?票券有短天期 — 例如 30 天,當你的資金仍閒置的話,可以不斷地賣出並贖回,幾千萬元本金來回幾次交易就累積成為幾億元 — 其實本金還是原來的那些錢,只是多了一些利息收入而已;那一年的大選想出「 票券 」堪稱是「 毒招 」 — 因為人們只活在自己的習知領域之中,滴一滴大家都不懂的墨汁在所謂「 有政治潔癖的宋楚瑜的白襯衫上 」,看你怎麼擦?結果,第一時間沒擦乾淨,坊間就開始訛傳,負面消息持續擴散,原本是「 桌上的一塊蛋糕 」居然拿不到,更揹著好幾年莫名其妙的罵名。可見政治果然是齷齪的! 其實,立昌曾經問過包括銀行員者,聽過票券的人稀少,摸過票券的人更少;簡言之,當你經常在帳戶中有幾千萬元閒錢,銀行經理就會帶著票券公司的經理來拜訪 — 通常人們看到銀行舅子都不會轟走他們,而當他們投其所好說:「 這個票券其實是在幫助中小企業度過跳票危機 --- 」因為台灣的中小企業有時沒算準應收帳款和應付帳款的日期,造成錢還未收回卻必須付錢出去 — 通常貨款都是支票,支票沒兌現叫「跳票」,風聲一傳出去這個企業的壽命也就差不多了。古道熱腸的丁玲虹一聽能幫助中小企業,二話不說就給票券經理方便,因此在 1989 年就有票券方面的交易經驗 ;可惜,她所幫助過的企業,長大以後都外移至他國,令她覺得自己非留在台灣為下一代開出路不可。 人稱「大內高手」的 宋楚瑜 先生,到了公元兩千年居然還不知道「 票券 」到底是怎麼一回事,抑或根本就放手任人去處理他後來解釋「奉命照顧蔣家遺屬」的閒置資金?這場沒有案子的票券案,因為是在「中興票券」交易,故稱之為「 興票案